top of page
老年夫婦

認識BPSD

BPSD是失智症的行為與精神症狀(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),失智症者的BPSD種類因失智症的嚴重程度不同,出現的頻率也不同。

  智症是生物性的病變,很多失智症者表現出心智功能和行為改變,起因於大腦的結構性和化學性變化,大腦受傷會改變失智症者的情緒、性格和推理能力。​因此,在面對失智症者看似惡意行為、性格改變等變化時,可將該變化視為不可逆的腦部機能受損所引起的症狀,而非個人故意為之的行為,態度鎮定的表達善意,可以讓失智症者感到安心,也是最好的處理方式。

 

​        ​失智症者的行為改變和許多因素有關,並互相影響:

  1. 心理因素

  2. 社會因素(居住環境變化、日常生活瑣事、人際關係等)。

  3. 身體因素(身體疾病、營養失調、電解質不平衡等)。

​​  由於失智症者無法充分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,即使感到身體不適,因無法有效傳達給他人知道而焦躁。精神與身體問題本來就會互相影響,若不適當處理,情況會更加惡化。

  照顧者平時應多注意患者的態度姿勢表情等細微變化。不建議一開始便採用藥物治療,可先嘗試關懷、溝通、調整環境、細心照護等各種方式來對應,以期察覺BPSD背後的原因。

資料來源:嚴嘉明(主編)(2022)。照護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問題症狀(BPSD)手冊。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。ISBN 978-626-01-0691-1

bottom of page